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养心殿造办处“玉作”制造的范围,以玉为主,同时包括一切需要砣工制造的物料,如玛瑙、碧玺、翡翠等。当时的许多城市也有玉匠,如苏州、扬州和回部地区均是高手集中地。乾隆时期扬州市场上曾出现大量玲珑剔透的玉器。当时的监政和织造把这种玉器作贡品,遭到乾隆皇帝的申斥。乾隆五十九年 1794年 八月十四日,曾有一道谕旨给扬州监政和苏州织造,大意是说此后务须严行禁止不准再镂雕这类玉器。因为凡是容器,镂空之后没...
宋青白瓷产品当然以湖田窑为最好。其窑址因在景德镇东南之湖田村,故名。窑场遗迹与遗物堆积面积达40万平方米。 从历次调查发掘的资料看,湖田窑始烧于五代,终于明代隆庆、万历之际,延烧600余年历史。《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文献均有该窑的记载。 湖田窑烧制的青白瓷有明显的特征:因釉汁在焙烧时粘度小而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带水绿色;釉面的光泽度(玻璃相)强;晶莹碧透,莹润如玉,在强...
古灯,是古代以燃料燃烧所形成的火焰作为光源的照明工具,包括火炬、油灯和烛台。原始先民点燃的篝火是灯的雏形。 一、“灯”字的起源 灯,繁体字写作“燈”,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 关于“镫”字的起源,和祭祀的礼器有直接的关系。“镫”在古代最初是当作“盛熟食的器具”,“镫”成为照明器具的称呼经历了一个转化的过程。《尔雅·释器》云:“木豆谓之...
年画,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艺术。年画是中国民俗的形象反映,是节日文化风俗的典型体现。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兴起,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和祈福迎新、驱灾避邪的愿望。 过年的民俗 农历过年的风俗,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年”字,远在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字形为很像一个人在收割或顶谷禾回去,所以...
造成民族融合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的原因,也有种族血缘混同的缘故,而文化的认同却更为重要。文化认同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中哪一款最引人注目,能从根本上消除种族间的壁垒,成为民族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呢?德国哲学家谢林有一段话颇令人回味:“一个民族,只有当他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时,才成为民族”。 他敏锐地觉察出:神话是文化传统的核心支柱,认同了一种神话也就认同了一种文化,栖居在一种神话...
有先辈学者说过:中国进入耕稼最早,脱离耕稼最迟。此说甚是。这乃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的民间文学主要是产生和流传于耕稼时代的精神产品。当然,民间文学中,也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原始先民的意识的余续,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民间文学在不识字的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相传下来,是民众生活、生产、人生经验和艺术才能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历程的曲折的反映和见证,是研究社会底层老百姓的世界观的重要资料。就是这种创...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如陕西神木的木刻版画《老鼠嫁女》的题词是:“老鼠娶亲倒了运,遇见猫儿一口吞”;陕西凤翔的年画上写着:“佳期百日庆回门,胆大老鼠来迎婚;三遇狸猫山后立,一口吞去命归阴。” 湘西土家族织锦《老鼠嫁女》画面上巨猫居于主要位置正神气十足地收受老鼠的...
内容提要:青海藏族的年终庆典在历史上已经形成错位。藏族民众已不过藏历年节,而注重汉族的春节庆贺。但从今天我们的民俗调查来看,民间庆贺年节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完全被“汉化”了。相反,老百姓在调试正统思想、民族交融影响的过程中享用着一套发展自己日常生活文化的思想规范。它不仅强化了民族自身的认同,同时也打开了民族融合之门。 关键词:年节错位 正统思想 民间思想 一, 问题的所在 ...
一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女子重要娱乐方式之一,而非今天儿童用来玩耍的器材。《荆楚岁时记》言:“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汉武帝千秋节日以之戏于后庭。秋千因为使人联想到千秋万岁的“千秋”,故被用于庆贺汉武帝生日。《天宝遗事》也有“宫 中至寒食节,筑秋千嬉笑为乐,帝常呼为半仙之戏”的记载。荡秋千的女子衣袂飘飘于半空之中,就像乘风飞舞的仙子,给人一种空灵潇...
元宵节作为一个大节,人们历来重视。明嘉靖《萧山县志》云:“上元,邑市通衢采松竹结棚张灯。十三日试灯,十八日收灯,行游五日而罢。不能如此,皆以为不丰之兆。”清代和民国期间所修的县志,对于元宵节的风俗记载也大同小异,都离不开一个“灯”字。其实,自明末清初后逐步成陆的沙地,凡元宵节,都不张灯结彩的,而沙地元宵节迎紫姑、烧蝗虫的风俗,倒被县志完全被忽略了。 所谓紫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厕神。从《...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传统社会这种周期性治乱循环格局的背后,是乡村危机的缓解与激化的变换。不了解乡村社会的运行机理,就难以明白传统中国社会兴衰存亡的迷局。晚清政局的风云变幻,从根本上说与乡村危局直接关联。俯首读史,仍有鉴戒不远的感叹。 晚清农民的生存危机 满族人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以武力建立大清王朝,开国的几代皇帝文治武功,一度出现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但历...
2018年1月12日,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办,香港领航国际资本控股集团、深圳市投融快线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文化传播委员会、国际中小企业联盟协会承办的《2018中国企业全球发展论坛》在中国深圳举行。会议以“新时代、新产融、新思想、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构建全球中小企业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增进国内外企业交流互动,构造共生共荣的生态产业链闭环。世屹文化董事长徐志鹏先生受邀出席,同时,...
剑胆琴心家国情—记“老三届”知青黄伟的传奇人生 黄伟,字九渊。1945年2月出生在粤北山区——龙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53-1965年在小学和中学念书,品学兼优。先后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崇拜牛顿、罗蒙诺索夫和爱因斯坦,立志要当科学家。 1965年高中毕业,莫须有的“社关复杂”政审结论,粉碎了他的“大学梦”,只得老老实实在家务农。 1969年春被选为联民大队革委...
郭银峰,1949年出生于甘肃庆阳。现为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西北书画院院长,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联合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英国牛津艺术学院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甘肃合水书画家协会主席,陕西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勋人物,第十四届中华大地之歌书画十大功勋人物。 ...
在战争年代,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中一面威震敌胆的旗帜。土地革命时期,他与张云逸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组织创建了声威浩大的红军部队和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中,他与刘伯承统率的刘邓大军,血战太行山,开辟冀鲁豫根据地,战绩赫赫;解放战争期间,他是受命指挥决战淮海、百万雄师渡江南下的总前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再掌军权,把人民军队建设纳入现代化轨道。作为统帅,邓小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